剧情简介
今天端午第一天,电影上映。我就趁着热乎劲儿,去看了电影,IMAX版的。毕竟,IMAX不止比普通屏幕大40%。另外,3D观感体验也更好,双机放映,保证了屏幕的亮度,音响更是比普通的电影院,人耳能分辨出来的好。而影片中,人物的低语,巨大的爆炸声,都因为IMAX技术更真实,也让人更能融入影片中。电影结束之后,回想起大学里学习麦克卢汉,他说电影是热媒介。那么当下的iMax,就可以说高温媒介了。用IMax来结束这20年的《X战警》旅程,再合适不过。而东西一旦在更大的屏幕上观看,在情节之外,似乎更容易诱人思考——这部电影,到底想讲什么;X战警20年,到底希望向大家传达怎样的信念。《X 战警》是一部关注少数人群的片子。X-men 在漫威宇宙里,是一群基因变异的变种人,他们的“不一样”,来自基因,因此更加带有原罪的性质。天生如此。所以,在X-men的世界里,他们不仅不为自己拥有了超能力而骄傲,继而成为超级英雄。大多反而备受变异的困扰,在日常生活中被认为是怪胎,不被社会所接纳。《第一课》中的魔形女,因为可以随时改变形态的蓝皮肤、红头发,从小就是孤儿。而琴·葛蕾,则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超能力,被生父抛弃他们在成为超级英雄之前,连普通人都算不上,在正常人类社会中备受排挤。这是X-men身上的特殊之处,他带着被不公正对待的悲伤和愤怒。此前,有一个梗,说蜘蛛侠希望加入X-men,被X教授拒绝,原因是蜘蛛侠的超能力不是天生,而是后天变异。很多人只把它当成了一个漫画中的段子,但是细究起来,不难发现,X教授拒绝蜘蛛侠的背后都原因:蜘蛛侠从未受过不公正对待,反而更像是平民中的天选之子。不是不愿意让他加入X-men,而是X-men志不在此。自古以来,少数派希望生存,只有融入和斗争两种策略。在电影里,X教授和万磁王就分别代表了两条路径。只是X教授路线比较坚定,是用爱发电党:他建立学校,希望帮助变种人控制自己的能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万磁王比较极端,认为与其试图让人类接纳变种人,不如利用自己的超能力,获取对世界的控制权。。政治正确,用爱发电,一向是被左派思潮影响至深的好莱坞的第一选择。在过去20年里,X战警系列中,一直在重申这个理念:和平相处才是最后的答案。每一次X教授对抗试图建立新秩序的万磁王,都是用爱感动了大家。在片子里,教授承担牺牲掉众人的风险,派遣X战警去太空旧出失事的航空飞机中的宇航员。为了完成教授“一个都不能少”的命令,众人在仅剩30秒就会被太阳耀斑吞噬的危险,再度前去救人,最后当然也导致了琴吸收了凤凰之力,之后黑化。成功的救援行动,让教授获得了国民乃至总统的赞扬,而魔形女则代表X战警对教授的行为表示质疑,认为他用了X战警的性命冒险,只不过为了向世人证明”我们很有用“,我们可以共处。以及一直释放善意,会不会反而成为这个族群的累赘?让他们变成献祭者,这与最初的世界大同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比较有趣的是,这部片子里的万磁王,最后走向了田园牧歌般的生活,带着一群变种人在美国政府特许的一个小岛上生活。甚至拒绝了琴葛蕾带着复仇欲望的加入。某种意义上,万磁王代表小众力量建立新秩序的一种归宿:虽然获得了合法身份和地位,但是仍然只能过着偏安一隅的生活。20年的X战警以《黑凤凰》结尾,暗自呼应了近年来,女性超级英雄的大趋势。毕竟当漫威有了女武神、黑寡妇,DC有了神奇女侠,X战警作为群像戏,以琴葛蕾这个女战警结束,也是非常合理了。在剧中,琴葛蕾的人物弧光,暗合了当下女权讨论的诸多话题 : 孩童时期因为性别原因被忽略,长辈以保护为名扭曲事实,在真正的大战面前,无法冷静应战,造成意料之外的混乱。虽然,最后,角色在X教授的忏悔下与自己的过去和解,并以一己之力,对抗剧中的Boss。琴葛蕾的凤凰之力拿下Boss当然不太费劲,但是干掉Boss也意味着凤凰之力会伤害到镭射眼和教授。这让琴陷入了两难,也成了剧中反派嘲笑琴的弱点。但是最后琴的选择,出乎了反派意料 之外:琴飞向了外太空,化为凤凰,选择和剧中Boss同归于尽。在做出选择之前,琴说出了20年来《X战警》一以贯之的主题:感情没有让我变虚弱,反而是让我更强大,去保护自己的家人。20年结束,不管剧情怎样,还是值得去看看的。以及,配合IMAX享用更佳。真的能让人想到更多。麦克卢汉,诚不我欺。我看IMAX的经验并不多,这一次无疑是我最近的一次,也是我有认真体会IMAX的感受的一次。之前,我理解IMAX就是大而已,也曾傻傻搞不清楚它和各种巨幕的区别。这一次,我惊喜的发现,iMAX的厅似乎都是认真设计过的,我是去的北京双安的华星去看的,发现座位虽然买的不是很正,但是视野也相当不错了。这次才发现,每一个IMAX影厅都是经过特殊设计的,作为排布,椅子材质。IMAX采用的双机放映,画面亮度更高,所以一般3D有点暗的视觉效果,在IMAX都是不存在的。所以《黑凤凰》里有太空场景,凤凰之力像是一团星云一样漂浮在空中,也是足够亮,足够美。网上找到了一份IMAX的画面的对比:两方对比,很明显也很具体。就,下次,看大片,我可能还选i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