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范玮琪 : ”
回复 苏永康: 这部《蘑菇成视频91yh人入口》伤短,因为刀锋太利、出刀太快。狠狠地一刀下去,迅速收回,血都不及流出来,痛都不及涌上大脑,只有一点痒。过一阵子,连伤口都不见了。连自己都不知道,伤有多深。很古龙的伤,但并不致命,还要继续活着。这九个故事里只有小世界,男女、孩子、狗、邻居、高速路和旧汽车。小世界里不缺大事件,发现背叛的真相,突如其来的丧子之痛,没有预谋的屠杀。生命一如既往地展示着它如中彩般地随机性荒谬,除此之外,carver的故事还别具一种尘土飞扬的脏感,让人渴望一次彻底的涤净。可是他的故事从不以涤净结局,你能看见的前方依然是尘土飞扬。wiki总是对的,对,carver的确像海明威的,也像写套中人的契可夫,卡夫卡,或许吧。但是carver有一种特别的美国感,很像南加州的城市郊区,车水马龙却廖无人烟(altman改编的同名电影,地点从太平洋北岸搬去了南加)。carver的美国,不是纽约好莱坞的美国,而是荒袤的无处发泄的美国。有一种接近死亡本能的残酷,因为原始所以强大。这种残酷不是那一个两个让人太阳穴抽搐的句子,而是以一个故事的全部出现。当你停在最后一个单词的时候,牛仔片里的夏日正午,或者公路片的尘土飞扬,严严实实地笼罩过来。从东到西,从北到南。整个加州,有一种奇特的后现代感。夕阳里的高架桥,仿佛通向最黑暗的城市。远处耸立的大厦,又像是闪耀的废墟。还在典型的美国小镇里行着,一转弯,就是欧式的绿色植物环绕的五彩房子。当年disney选在加州建一个想象的王国,是否也渴望着看到太阳从摩天轮后面落下,仿佛所有的真实都只是我们如梦人生的幕布?[后记]看完书不久就在隔壁的pegasus发现了纽约客的07冬季小说专辑的封面上印着他的名字。买回家一看,讲的是他和他的编辑之间的恩怨。据说作者与编者之间的关系就和怨侣一样痛并快乐着。爱看八卦的我兴奋了,读着carver的成名作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love的完整本beginners,充分地依据我对carver的理解来想象如果我是编辑lish该怎么改。但凡长过我这篇文里的句子删掉,什么隔壁新餐馆取名library删掉,盯着后院黄昏里的细草随风删掉,我觉得我似乎开始同情lish了,这个完整本的确有点啰嗦和Kitsch。然后我跑过去看网站上的对照版本,前面6页我看得洋洋自得,从第7页开始,我下巴掉了。删啊,那是整页整页的删啊,删的都是我心有戚戚的段落啊,删到这个故事的结尾让人想哭都哭不出来啊。链接在此:我没有资格评论版本的好坏,可是我觉得lish牛在对carver的经历和行文风格做了完美的想象。在完美的想象里,一个30岁前在贫民窟生存的男人突然拿起了笔,他一边酗酒一边写作,他写出来的东西会是什么样子?怎么会是小资或者中产的样子?怎么会是传教士的样子?怎么会是人文主义者的样子?怎么会停留在一片平静的远方呢?我不得不说,lish的删改让结尾的尘土飞扬感浓厚到了窒息的地步。这次跨年的阅读经验让我想问很多问题。那么08年,就以提问开始吧。完美都是误会吧?细节的确会扼杀美吧?文学世界和爵士乐世界或者某些liberal arts college的英文系一样越变越niche了吧?
回复 王李丹妮 : 与你分享好看的电影和好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