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谭凯 : 温蒂:你在干什么?”
回复 李诞: 这部《欧美2022高清无专砍区》
回复 范冰冰 : 看到网上有人说《奠基》是《碟中谍》版的《骇客帝国》…很有趣的比较,不过依我看不太准确。如果说《骇客帝国》讨论的是唯心主义的哲学问题,那我觉得《奠基》应该是关于“潜意识支配行为”的心理学问题。1. About InceptionQuote:”What's the most resilient parasite? An Idea.” 人类个体所作的每一件事情,无论是本能的还是主观意识主导的,都源于心中的一个念头的闪现。这种念头源于经验,再加上本能的催化,在大脑里播下了行为的种子,最终产生各种复杂的行为。而所有的经历,无论好的坏的,都会产生种子,但并不是每个种子都会发芽。清醒的时候,我们生活在理智阳光下,主导思维茁壮成长,使大多数的我们成长为符合社会标准的“正常人”。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的大脑里没有其他“异类”的种子,所有由经验产生的种子都在我们的潜意识里留下了痕迹。设想理智的太阳下山后,是一个行为不计后果的暗夜,很难讲哪颗种子先发芽。于是,梦,给各种潜意识,所有的种子,一个大展拳脚,不计后果的平等的舞台。愿望,恐惧,灵感,欲望,正义,邪恶…各种现实生活中不会发生,尚未发生,已经发生的事,只要是源于我们的经验和本能,就可能以无限混乱和飘渺甚至是创意的形式“实现”(相信大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而最重要的是,在梦发生的那一刻,我们全情投入,即使有时候我们知道那是梦,却也不可理喻的感同身受…大笑,痛苦,尖叫着惊醒…既然人类的经验和本能赋予潜意识,潜意识赋予梦境,那么,能不能反过来,先赋予梦境,使之产生潜意识,然后由此引导他的行为呢… Inception “奠基”就是这个的意思…电影中的梦境,其实就是各种意识的无限放大版,而这次盗贼要做的,是找出他们需要的潜意识,阅读,引导,歪曲,但是不能篡改…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这是一个心理学问题:心理,尤其是潜意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人类的行为。理智直接指导人类的行为,而潜意识的力量也足够强大:心理暗示的正负作用我们都有过体会,各种抑郁症,各种情况下的自杀,各种人格分裂…当某种潜意识可能有一天感染整个大脑时,你就不能忽略它的强大。2. Nolan 的“老套路”走出电影院,我第一想到的是,其实Memento (2000)《记忆碎片》叫Inception也挺合适的,虽然那样的话有点剧透。回顾我看过的Nolan非Batman电影,即Memento (2000)《记忆碎片》和The Prestige (2006) 《致命魔术》,Nolan似乎一直着迷于探讨人类意识的复杂性,以及他们相互冲突下对行为的影响。《记忆碎片》中男主角的短期记忆功能障碍,其实是强迫他把短期的经验,压缩成一条抽象的或简单的提示,或者说模糊的潜意识,来指导他的行为,你会惊讶的发现其中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巨大反差;《致命魔术》里则有各种的映射。出于对魔术的执迷(Obsession)可以数次自杀,作出巨大的牺牲;一个身份的双重性格;以及最有意思的一个场景:魔术师的笼子一张一合,鸽子消失了,大人们站起来鼓掌,小孩子却说鸽子死了。魔术的奥秘在于,人们相信它是魔术…3. 潜意识是我们的敌人记得看过一个“喜马拉雅山上的猴子”的故事。据说有个村庄非常穷困,有个云游的僧人见到百姓的惨相很同情,就教了他们一个能让地上自动长出庄稼的咒语,教完之后,僧人说“这个咒语很好用,但是千万记住,念咒语的时候绝对不可以想起“喜马拉雅山上的猴子”。可是糟糕的是,僧人走后,所有念咒的村民都无一例外的想起“喜马拉雅山上的猴子”,咒语从来没有成功过,而百姓仍然很穷困。虽然是个很无厘头的联系,最终却形成了挥之不去的心理暗示。那如果是跟个人经历紧密相连的,影响力巨大的潜意识,会不会让我难辨真伪,或难以自拔…依我的感觉,潜意识绝大多数都是负面的:恐惧,猜忌,愧疚,紧张,欲念,懒惰,怀疑…..可能正面的意识很容易被我们发扬光大,所以负面的念头就被打入潜意识的冷宫,伺机而动…如果前面这句话成立的话,说潜意识是我们的敌人也就不过分,是我们试图隐藏的那部分自我。我们时刻都在与我们的潜意识抗争,施加正面的影响来主导我们的生活。当潜意识难以抑制,开始主导的时候,往往就是我们所说的心理疾病。而心理医生做的,也不过就是通过理性的分析,帮助患者控制潜意识…就像影片里不断重复的,What’s the most resilient parasite? An idea. 一旦有了某种念头,他有可能像寄生虫一样感染大脑的每一寸地方,根深蒂固的好像与生俱来一样。4. 共有经验的认同感和一些漏洞虽然这不是一部3D电影,确实一部四维电影,主要从时空的意义上讲。进入梦境等同于进入另一个时空。电影里关于时空的两个概念,我是完全有认同感的(不知道有没有科学依据):1. 进入梦境,时间会被放大记得高中的时候,我的同桌上课睡觉,趴着几分钟,突然坐起来,问我:“我睡了多久?”我自己在赖床的时候,第一次按停闹钟,又进入迷糊状态的时候,梦境往往混乱而复杂,当经历了一连串事件,突然醒来,发现其实只过了几分钟而已…影片中给出的解释是,梦中人的潜意识更加活跃,因此实际生活中的时间在梦境中会被放大很多…不过,这个设定牵扯到影片中很多具体情节,有的似乎讲不太通。我是那种如果故事不严密,就会很混乱的人,所以这些地方让我很纠结。回头剧透贴再讨论…2. 真实中的感观体验,会以另一种符合梦境的形式表现在梦里…有一次我在睡梦中翻身,整个脸压在枕头上…于是梦里我不知怎么坐船到了海上,后来掉到海里,不能呼吸…就在我以为自己要淹死的时候,我惊醒了… 大家应该都有类似的体验吧。大脑不可能在我脸压倒枕头之前就开始构思把我运到海上的故事,令我惊讶的是它能够在一瞬间完成所有铺垫(时间被拉长),然后准确的反应我在真是世界里的感官…PS. 之前看IMDB上9.6/10的高分,MrDark说应该不会太难懂,不然怎么那么高。我同意。不过现在看应该是一部看得时候令人蛮纠结的电影,IMDB上也有一些观众看完了很不爽,要求Nolan退票。所以,真为它的2亿成本捏一把汗,希望票房高一点…PPS. Leonardo DiCaprio 年初上了Shutter island,现在又这么一部Inception,真担心他人格分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