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罗云熙 : 假如老天爷给每个人再活一次的机会,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选择,是继续像以前一样读书高考还是会大胆选择完成自己的梦想?夏洛穿越之前是个彻头彻尾的loser,老婆赚钱养着他,啥活不干,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马冬梅是他老婆,却也是他妈,他的生活却美其名曰“追求梦想”,穿越回来还像个寄生虫似的扒在老婆身上。穿越后的夏洛看似非常成功,名利双收,美女在怀,然而这些所有的成功却是他从另一个时代剽窃来的外挂。马冬梅挺惨,从小没爸,自己跟汉子似的,最惨的是她爱上了个渣男,从头到尾的渣,穿越前渣,穿越后也渣。最最惨的是她综合了直男癌眼里的好女人的所有标准,赚钱养家,包揽所有家务,把老公当祖宗似的贡着,完老公爱的还不是她,爱的还是初恋的绿茶婊,事后老公洗白,她大度容忍,真可怜,不对,是可悲。秋雅是个标准绿茶婊,拜金、势利,装纯。意外的是王老师,夏洛刚穿越回去时觉得这特么是老师?不被打死才怪,果真夏洛把他往死里揍,万万没想到王老师却是个功夫高手。又是一部穿插老歌的电影,不管怎么说,歌曲用得很到位。夏洛回到1997年时的那首回答他的《公元1997年》,夏洛唱《那些花儿》时一一走过的各位同学,高贵公主样的秋雅,傻憨傻憨的大春,贱兮兮的张扬,偷擦唇膏的娘炮……然而只有最后出现的马冬梅笑得满面阳光真挚灿烂。以及后面那段“你以为一切都是没选好,得到的和想要的对不上号,你以为时间可以重来,换个人当主角,爱情就会天荒地老,你不知世界上谁对你好,为了你她可以什么都不要,不管你混得好不好,是否给她荣耀,她都愿意为你操劳……”字字句句都是唱给夏洛的马冬梅,最美的一幕是马冬梅走在矮墙上,她身后是她最爱的向日葵。夏洛爱的不是秋雅,也不是马冬梅,而是他自己,穿越前他以为自己是爱着秋雅的,穿越后开始他也的确死命追秋雅,一但追到手后发现秋雅并不是他心中的脑补的女神时又开始想念他躲避拒绝的马冬梅。影片笑点也多,讽刺到位。袁华获奖的作文是《我的区长父亲》,歌唱比赛主持人那口烂掉渣的普通话……总之笑点总在不经意间,泪点也很戳。当局者迷,每个人都看不清另一半对自己的付出,至到失去才会想起ta的好,这像是成了个定律,然而道理谁都懂,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回复 宋伊人: 这部《男女免费观看全部大片》痴迷于少数族群特殊伦理的阿莫多瓦,这次带来了不那么特殊的《胡丽叶塔》,改编自他的女神门罗的短篇连环小说:《机遇》《匆匆》《沉寂》。艾丽丝·门罗是仅有的以短篇小说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当代作家,文学生涯写了11部短篇小说集,以及一本类似故事集的长篇小说。我是从《逃离》开始的,相信很多人也是:《逃离》里那只消失又复归的羊象征了离开又返乡的家庭主妇;《法力》让人想起了费里尼《大路》里眼神无辜的朱丽叶塔;《播弄》里的爱情太过动人,类似《爱在黎明破晓时》,却是个莎士比亚的悲剧结尾;《机遇》的死亡催化了爱情。朱丽叶的一生在门罗那里,是三个分开的人生片段,每个时刻都是当下发生,让人当下感受。这是一个类似《相爱相亲》的女性角色,执拗,依赖,但她始终遭遇死亡与别离,最后孤身一人。所以常常想,究竟是该如何去对一个在叙述和结构上颇具特点的小说进行改编呢?来看看阿莫多瓦是如何做的。原三则中,是没有一条明显的主线索的,阿莫多瓦从《沉寂》中抓出了一条主线:“女儿离奇失踪,母亲放弃爱情去寻找”,从而拉扯出在《机遇》和《匆匆》出现的往事,这样的结构暗合了门罗善用的倒叙和乱序。而同时,给出一个正在书写往事的朱丽叶形象,使用旁白、独白等,使得叙述视角也模拟了门罗擅长的零度聚焦和内聚焦灵活转换。但门罗的语言风格,影像必然是无法呈现的了。而在小说悬而未决的谜题——女儿为何出走,在小说中并未给出,但在电影中阿莫多瓦给出了答案。① 是否是源于信仰的缺失?作为可能原因之一,阿莫多瓦在改编中其实是减弱了对宗教的议论,尽管这是门罗在三则短篇中都有提及的内容,新女性是无神论者,以及遭遇了有神论者们的说教:在《匆匆》中朱丽叶的母亲去世前,家里曾来过一个牧师,而朱丽叶那几日在家里遭遇到的所有心境变化全部撒气在了这个宗教徒身上;而《沉寂》中朱丽叶对“精神平衡中心”的负责人琼安表现出极大的不屑和讽刺,因为她将女儿的出走归咎于他们家无所信仰。因门罗在宗教方面也无过多的阐释,阿莫多瓦舍去了这一条线索。② 是否是源于同性爱人?这一可能原因,是阿莫多瓦增加的属于自己的独特元素,在安蒂亚身上安排了一个同性爱人,阿莫多瓦非常擅长表现性同一性障碍、性倒错、LGBT,增加这一想法情有可原,这使得影片的悬疑感增加,女儿可能是对自己是个同性恋者前去疗养。但这一点并未有更深入的讨论。③ 还是源于遗传自母亲的负罪感?死亡、爱情和出走,从故事里成为恒定的三角,轮回般地发生在这对母女身上。这是阿莫多瓦给出他的理解,女性命运之间的彼此复刻与循环。"你的女儿一直觉得孤独,她体会到了不幸福。"这是门罗在书里给出的可能原因。孤独太过宽泛很难呈现,于是分解为:亲情的离散、爱情的逝去、亲子的消失,胡丽叶塔成为了无缘之人。在最后,阿莫多瓦要比门罗更加心软,安蒂亚的家庭住址直接给到了朱丽叶,这一希望,成为这个女人在经历一整个人生中,最好的结局。阿莫多瓦的风格影像自不必多说,纯粹的红色,是爱情,是心脏,是骨肉血液,是亲情。门罗那女性自述、心理写实的笔触,给阿莫多瓦带来了柔软温和的部分。笼罩在这些女性身上,是更加怜悯的目光和氤氲而生的情绪波动。影像与文本的加持,在这部影片中,是细微而动人的。叙述特点:1. 回顾性叙述和双重聚焦:《快乐影子之舞》《女孩和女人们 的生活》2. 多重式内聚焦与不可靠叙述:①“叙述内的不可靠”:《忘情》②“叙述间的不可靠”:《荒野小站》(类似罗生门)3. 零度聚焦:《逃离》《多维的世界》《机缘》《匆匆》《沉寂》《激情》《侵犯》4. 零度聚焦与内聚焦的灵活转换:《法力》5. 叙事语言:自由间接引语,多重变换《多维的世界》《法力》《沉寂》《信仰之年》结构特点:《双帽先生》双线前后拆开《祈祷之圈》双线交织2. 嵌套式结构:《纯属虚构》3. 拼贴式结构:日记、书信、全知叙述者《法力》《荒野小站》时空特点:1. 前期:常规时序讲述故事《女孩与女人们的生活》2. 中后期:倒叙、乱序《唯余收割者》《白山包》3. 叙事节奏:概要、停顿、省略、场景、减缓、重复《法力》《逃离》
回复 斯琴高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