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花蒂玩大缩不回去》
丫丫影院
地区:大陆
  类型:家庭
  时间:2023-06-06 15:30
剧情简介
1《波西米亚狂想曲》,不够狂,也不够幻想。不客气地说,影片就像是有关皇后乐队的影像版维基百科,全面而笼统,处处浅尝辄止。它能够提供的是人物简介和生平事迹,并运用简单的时间线和因果链穿起人物命运,却无法提供更深度、更复杂的解读空间。 他可以选择像鲍勃·迪伦的传记片《我不在场》那样,拍一个纯电影化的作品。不复刻经典瞬间,也不制造回忆杀,而是试图走进一个传奇人物的内心世界,最终看见芸芸众生的普世烦恼。也可以像迈克尔·杰克逊的纪录片《就是这样》,做个完全粉丝向的作品,诉诸于真实再现和屏幕前的狂热,以及最终的煽情时刻和完美落幕。但是很显然,导演想要得更多。他想同时抓住乐迷和影迷,让他们在同一部影片中各取所需。乐迷要的是朝圣般的体验,是在影像中看见偶像精神的复活。而影迷要的是真实可信的人物,哪怕是传奇巨星,也无法豁免于人性的幽暗。这两者就像是一道“是非题”的两端,鲜有中间地带。而《波西米亚狂想曲》却试图找出第三种答案。 这样的寻找当然是很无力的。他只有小心翼翼地收起锋芒,对所有可能失控的指摘都点到为止。比如主唱弗莱迪这个人物的复杂性。他是个同性恋者,生在传统的宗教家庭,又是移民伦敦的少数族裔。他在很长时间都无法接纳自己的性向,甚至一度结婚、离婚。再比如弗莱迪与乐队成员的决裂。在皇后乐队如日中天之时,弗莱迪选择单飞,很不成功,于是终日沉湎于性爱和毒品。这两处堪称人物的至暗时刻,极为珍贵。拍一个无懈可击的人物有什么意思?传记片要捕捉的就是光环表面的裂缝,那才是真正走进人物内心的机会。可是影片对此的态度,却显得极为保守,甚至有些想当然。先是引出父权和宗教的压力,让它们成为笼罩在弗莱迪头顶的第一片乌云。随后把弗莱迪对妻子玛丽的情感,由起初的懵懂之爱,到坦然出柜,再到后来如“缪斯女神”般的眷恋,完全规避掉了任何可能的道德瑕疵。至于弗莱迪与乐队的决裂,则干脆把责任全都推在“男宠”保罗的身上,底层逻辑其实与“红颜祸水,女人误国”无异。如此近乎于“甩锅”的做法,使得弗莱迪这个舞台上的王者,成了生活中彻底的无辜者。而无辜者的另一个别称,是局外人。于是我们渴望看到的那个舞台之外真实的弗莱迪,却被“生活局外人”的处境重新逼回了舞台,以至于走近他的所有努力,最终全部落空。 这种尴尬的处境,也反映在影片的剧情脉络上。前面110分钟,导演以好莱坞经典叙事进入一个前卫人物的内心世界,却不可避免地使得人物的先锋性被很大程度平庸化了。而后面20分钟,影片以极高的还原度重现了皇后乐队在85年Live Aid上的精彩演出,才像是历尽千帆后,终于寻回了人物的灵魂。这就是《波西米亚狂想曲》的真实写照,它的好都在舞台和排练室里,而对于人物的生活和内心却始终无力观照。 2一部好的传记片,到底要看什么呢?我想起2016年的电影《飞鹰艾迪》,也是《波西米亚狂想曲》导演德克斯特·弗莱彻的前作。与《波西》不同,《飞鹰》的主人公艾迪是个彻底的“失败者”,当然这个失败是世俗意义上的失败。艾迪患有腿疾,却是个天生的梦想家,他很小就立誓要参加奥运会,后来历经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竟然真的参加了1988年冬奥会的高台滑雪项目。可最终的结果没有奇迹,艾迪排名垫底,以远远落后于其他选手的成绩获得最后一名。就在艾迪完成最后一跳之前,他在电梯间与世界冠军马蒂相遇。马蒂说,“你知道吗?你跳得很烂。”艾迪不知怎么回答。马蒂接着说,“不不不,你误会了我的意思。我是说你之前有过更好的表现。”实际上,艾迪这次跳了60.5米,比他的最好成绩只少了0.5米,而马蒂刚刚跳出了114.5米。马蒂接下来的话格外动人,“其实名次啊,输赢啊,这些不过是渺小的人们在乎的游戏。记住,你的滑道上没有我,我的滑道上也没有你,我们这样的人从来都不是为冠军而起跳的,我们为的是释放灵魂,感受飞翔。”听到这段话,相信你能瞬间明白一部传记片的意义。看一部传记片,就是看“特殊”如何走向“一般”。是从一个刁钻的切口进入,最后走向广阔世界,走向芸芸众生。尽管屏幕上的人物是传奇巨星、旷世奇才或奇葩loser,但最终在这个特殊的生命身上,我们却看到了更普世的困境和与之反抗的精神。 再比如《艾德·伍德》,讲好莱坞烂片之王艾德·伍德的传奇经历。他一生拍了无数烂片,一败再败,却从未停止追梦。这个堂吉诃德式的人物,实在无法提供给我们任何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整个观影过程,也像是看一个中二的奇葩如何一次又一次狼狈亮相并承受观众的臭鸡蛋。直到影片最后,艾德在一家酒馆偶遇了奥逊·威尔斯。从谈话中我们恍然明白,原来天才也好,蠢材也好,面临的困难是相似的。他们同样苦恼于灵感和资金的匮乏,以及蛮横制片的无理要求。哪怕天才如奥逊·威尔斯,电影同样要从第一个镜头艰难的起步。最后艾德问道,“你觉得这一切值得吗?”奥逊·威尔斯回答:“只要电影开拍了,就值得了。”这场烂片之王和影史最伟大导演之间的对话,为我们拉开了一个时空,把世间一切的追梦人都囊括其中。它也让我们从一个奇葩身上,看见了自己,看见了那些自以为独特的困境,不过是每个人都在经历的寻常。于是特殊就此走向了一般。于是那一次次失败,成了比成功本身还要迷人的“追梦”本质。 这是身为影迷的我,最希望看到的那种传记片。我当然也乐见于传奇的上演,但那只是开胃菜,不是目的地,我更想绕到传奇的后台去看看。或者说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传奇,不是因为他站上舞台的一刻,而是因为他在寻常困境中爆发出的超越常人的能量。这才是真正的“励志”。一个天才,理所当然地成功了,我们会为他喝彩。一个loser,毫无悬念地失败了,但他付出的所有,却构成了一个真正可以挑战世俗“成功”概念的励志榜样。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也成功了,而且注定更动人。
07781403次播放
19669人已点赞
07725人已收藏
明星主演
吴尊
钟楚曦
林丽莹
最新评论(888+)

许富翔

发表于13分钟前

回复 宋佳玲 : 这明明可以拍成一部大气的科幻电影,却被硬生生的被扭转成了非常狗血的爱情故事,如果爱情故事感人也可以,关键是一点都不感人。浪费了这么好的设定啊~~” 


邢晗铭

发表于34小时前

回复 王力可: 这部《8x海外华人2020新址》这部影片用会员价48元一张看完之后觉得还是值回票价的,阮经天彭于晏赵又廷都有裸上身戏码,敬业的鲜肉们身材都很棒!豆导的审美和幽默感我都很欣赏,画面流畅情节合理,一切戛然而止在最美好的时候。后事如何,不关你事。但是,片子中的爱情实在没什么共鸣,没什么好感动的。先说舒淇和小天的,本来舒淇经常跑去小天家散心,之后都会回到豪宅里继续骄奢淫逸,后来终于把身材一级棒小处男给睡了之后就决心离开中年富商了!这是为什么!很明显就是年轻的肉体征服了这个多年只追求金钱的女人!什么都能买的中年人被秒杀了!说实话我不太喜欢舒淇这个角色,不是带有什么道德审判,而是受不了她和钮承泽最后争执的时候那一脸的冠冕堂皇。别人从烂泥里把她扶起来,她反而要指责别人帮得太多,毫无感谢和歉疚。豆导是把中年富商的形象菩萨化了,不然正常逻辑肯定是让她走,但小狼狗的腿肯定是要打断的。再说那个三角恋,彭于晏这个角色也贱得太真诚了吧。他去求郭采洁原谅我是能懂的,但是还带着郭采洁去找陈意涵,并用眼神鼓励她我真是觉得无话可说地贱啊。这完全挑战了我对人性的认识啊。今天还在说,如果我是郭采洁,要么就跟狗男女老死不相往来,要么就原谅男朋友让他跟那女的老死不相往来。台湾人民对两性关系和家庭关系的思维都很超前啊,很尊重生命,认为存在即合理,但是!这样一个由错误产生的孩子,成长起来真的对它公平吗?或者再退一步,这样带着一个错误的孩子,对陈意涵公平吗?我不觉得这种一开始就带着“宽恕”与“忍耐”的三人关系能够持久。郭采洁每一次看到他们两个,就无可避免地会想到彭于晏和陈意涵曾经肉帛相见,连特么套都没戴。凡事只要以爱之名进行,就都是慈悲为怀了?然后是单亲妈妈和有心理病的高帅富。没有一起生活过还真不知道对方有什么怪癖是吧,虽然说什么门当户对非常地老土,但依旧觉得门槛差得太多不是什么好事。高帅富他们那种人的习惯和房屋中介未婚先孕单亲妈妈这种人的习惯,天南地北。高帅富对小男孩豆豆的感情貌似比对豆豆他妈的感情还要深,大概是弥补自己小时候的遗憾,想在豆豆身上满足自己失去的,这种补偿式的爱能够走多远,我并不看好噢。当然啦,电影能够引起人的讨论就说明还不算糟糕。也许为了戏剧化冲突故意强调了各种人的差异,我也明白各种跨地域跨身份的爱恋在现实中也比比皆是。最喜欢的就是片子的结尾,瞬间结束,在一起的人也许会分开,也许一个不小心就终老。生活的过程当然不可能永远是甜蜜,会有争吵会有烦恼会有伤害,但没有不会结束的绝望,各人的命运是一首写不完的歌,别人的故事,始终是别人的。小时候很喜欢追问“然后呢?然后呢?”,想知道王子和公主是不是子孙满堂,幸福长久,现在虽然常常还是有执念,但是早就知道,真正的天长地久,就是像片中开热炒店那对夫妻的样子,吵吵闹闹,却谁也离不了谁,看起来好像不太浪漫,但这就是爱原本的样子啊,俊男美女都褪了色,宝石白纱都蒙了尘,光滑平顺的时光起了皱,可是依然相守。


苏芒

发表于44小时前

回复 林丽莹 : 1999年,因出演音乐剧《奥克拉荷马》而声名鹊起的澳大利亚演员休·杰克曼来到了好莱坞,出演了他人生中第一部商业大片《X战警》。没曾想,他的第一个角色自那之后就伴随了他整个演艺生涯。2017年,最后一次在《金刚狼3》中饰演金刚狼的休就感慨道:“我当初哪里想到过金刚狼一演就是17年,现在想起这事儿我还觉得吓得要死。”没能预料到故事走向的人不只有休一个人,当初在策划《X战警》时不会有人想到,这个系列能够延续整整20年、衍生出十多部电影,进而成为历史上“最长寿”的超级英雄系列电影。毕竟在《X战警》系列之前,包括《超人》和《蝙蝠侠》系列在内,所有好莱坞超级英雄系列电影,都会在后期因口碑不佳、观众审美疲劳而走下坡,以至于能延续如此之久的“X战警”反而成了特例。但再美好的故事也有要落幕的时候。“X战警宇宙”的收官之作《X战警:黑凤凰》,将于今日正式登陆内地院线,截至目前该片在各大票务网站上已经收获了超过100万的想看,而首日的排片与票房占比也分别达到了50%与35%以上,领跑端午档,足见这一IP在粉丝心中的重量。而在这部相传极具戏剧冲突与悲情色彩的作品中,不仅由《X战警》开启的一系列银幕故事将画上一个句号,同时詹姆斯·麦卡沃伊、迈克尔·法斯宾德、詹尼佛·劳伦斯等二代X战警的扮演者们,也将和两年前的休·杰克曼一样正式告别“X战警”的舞台。“该片的导演Simon Kinberg 也是《X战警:天启》的编剧,那部作品的创作令他觉得有些遗憾,一些地方没能处理好,而基于这样一种感受他最终创作出了《X战警:黑凤凰》。”《X战警:黑凤凰》的制片人Hutch Parker在接受毒眸(ID:youhaoxifilm)专访时表示,该片虽然在故事设定上和《X战警:最后一战》有些相似的地方,但会采用多线叙事的方式,借由一些细节来推动整个主线的发展,人物情感会显得更加充沛、饱满,故事也会更加深刻。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尽管《X战警:黑凤凰》的剧本早在3年前就已经开始创作,但其上映的日子,却恰好赶在福克斯被迪士尼收购后不久。在此之前,迪士尼方面已经多次表达过想将“X战警”并入“复联”的想法,而这也就意味着,这个超级IP未来在风格、定位上都会做出一定的调整,来更适应、融入“复联”这一当今第一大IP。“我个人很期待迪士尼和漫威会像处理蜘蛛侠的回归一样,协调好X战警的回归。” Hutch Parker指出,“只不过究竟该如何去协调、以什么样的形式回归,目前都还是未知数。”随着“复联”火遍全球,上世纪80年代末期漫威因经营不善、大肆对外出售漫画影视改编权的故事,也随即成为了人尽皆知的历史。但其实当初卖出去的大多数IP命运都不算好,由于彼时影视产业不够发达、改编能力有限,因此除DC的《超人》《蝙蝠侠》外,很多漫改电影都无法再现漫画中的惊艳,以至于陷入口碑和票房的双重困境中,最后反倒成了一些影视公司的包袱(点此阅读:DC电影能够追上漫威吗?)。“X战警”就是众多命途多舛的IP之一。早在1989年,漫威之父斯坦·李就有了把“X战警”搬上大银幕的想法,甚至找到好莱坞名导詹姆斯·卡梅隆寻求帮助。然而当时卡梅隆更看重的是“蜘蛛侠”,对推进“X战警”的兴趣不大,因此直到1992年卡梅隆的电影公司Carolco宣布破产,该项目也没能上马。后来漫威一度试图将这个IP转手给哥伦比亚,可最后也不了了之。山不转水转,真人电影改编穷途末路的“X战警”,于90年代初期推出了一系列动画作品,并在美国本土受到了不错的市场反馈。而该动画的制作方正是福克斯旗下的儿童电视台,尝到甜头的福克斯最终在1994年下定决心将“X战警”整个影视改编权买下,并开始推进电影项目。相较于如今超级英雄大片动辄好几亿美元的投入,最初的《X战警》并不算一部超大体量的作品,成本仅有7500万美元。并且由于该片在后期制作中投入不少经费聘请CGI特效公司来做后期,所以在扣掉片酬后,实际上用于拍摄的成本其实什么有限。而在成本有限的同时,整个拍摄周期对《X战警》也并不友好。原本该片计划在1999年中开拍、2000年圣诞节上映,有一年半的制作周期。但受种种原因限制,开机时间不得不延后至1999年9月,同时因福克斯原定于2000年6月上映的斯皮尔伯格新片《少数派报告》制作延期,《X战警》的上映时间又被迫提前,等于制作周期被压缩了一半。更短的时间、并不充裕的经费、(漫威漫改片)从未有过成功的先例,这部新生作品的前景究竟如何,没有人能给出明确的答复。但就是在种种不利因素的制约下,《X战警》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影片于2000年上映后,在北美本土取得了1.57亿美元的成绩(全年第八),成为历史上首部北美票房破亿的漫威电影。而后在向世界范围内扩散时,亦取得不错的反响,最终全球累计票房达到了3亿美元,同样是漫威最好成绩。《X战警》的成功,让福克斯坚定了该IP可以拍续集的想法。但由于最初对于续集并没有过多的规划,以至于制作方在《X战警》拍摄完成后,甚至将“没用了”的X教授的轮椅卖给了一位律师,直到续集《X战警2》开拍时才不得不花高价将那把轮椅租了回来。最终,投资抬升至1.1亿美元的《X战警2》在成绩上也有了一个大的提升,取得了2.15亿美元的北美票房和4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在首映当天(2003年5月2日)以3741家影院的开画成绩成为当时史上放映规模最大的影片,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而后的《X战警3:背水一战》则在2006年取得了2.34亿美元的北美票房与4.6亿的全球票房,为“X战警三部曲”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在“X战警三部曲”大卖的那几年,也是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集中爆发的年代。原本因华纳的《蝙蝠侠》“烂尾”而对超级英雄电影有些忌惮的好莱坞,因《X战警》的大热又重新重视起该类型,几家大的制片公司几乎都有相关电影上马。但无论是索尼的《蜘蛛侠》还是华纳的“黑暗骑士”,都是单系列电影单独成立体系,可供衍生的空间有限。2009年,福克斯推出了“X战警”的首部衍生作品《金刚狼》。虽然该片的口碑并不算差(豆瓣7.4分),金刚狼也是“X战警三部曲”中人气最高的角色,但由于该片和前作之间几乎没有联系,以至于先前积累下的人气在这部作品上并没能得以凸显。影片全球票房3.7亿美元,显然未能延续前作的辉煌。而就在同一时期,漫威亲自上阵开始启动了“漫威电影宇宙”,并通过《钢铁侠》《雷神》等作品向世人展示了“电影宇宙”存在的诸多可能。眼见“复仇者联盟”要呼之欲出,在IP衍生上推进缓慢的福克斯意识到,“X战警”全员上阵、打造一个更宏大的故事体系才是发展之道。不过想要打造一个更庞大的宇宙势必要面临许多难题,首当其冲的便是演员的选择。因为《X战警》在策划阶段并没有做这么长久的打算,所以除饰演金刚狼的休·杰克曼外,包括饰演X教授的斯图尔特在内,很多主要演员都年事已高,很难继续在一个“漫长”的系列中继续担当主角、并吸引年轻受众。因此,演员的更新换代成了X战警宇宙打造阶段必须要考虑的问题。《X战警:第一战》后,福克斯在“X战警”的衍生作品上有了更多的实践空间。一方面,后续单人衍生作品《金刚狼2》《死侍》等和主故事线间,逐渐增添了许多联系;另一方面,借助《X战警:逆转未来》,片方成功用剧情完成了新老两代X战警的交替,同时填补了“X战警三部曲”和《X战警:第一战》中所存在的一些剧情漏洞、矛盾——这部取得了7.5亿美元全球票房的电影,也是“X战警”中票房最高的一部。而也正是因为这次成功的软重启,使得“X战警”系列非但并没有像过往的很多IP一样,在后期因剧作乏力而走下坡路,反倒有“越战越勇”的趋势。除了《X战警:逆转未来》,《金刚狼3》《死侍2》等也都在世界范围内收获了口碑与票房的双重成功。“X战警”能够延用原有设定、让纪录有机会延续下去吗?而尽管从迪士尼到漫威,一直都有将“X战警”纳入漫威宇宙的想法,早在交易完成前就和福克斯针对“X战警”的回归有关一些探讨(外界甚至猜测称“X战警”版权是此次交易的一大核心要素),并且迪士尼的CEO鲍勃·艾格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X战警会加入漫威电影宇宙”,但真正想要实现并非易事。和索尼等公司不同,当年福克斯买下“X战警”故事和角色版权的同时,也买下了“变种人(Mutant)”这个概念。因此在“复联”中出现的两位变种人快银和红发女巫不仅和生父万磁王“划清了界限”,同时二人超能力的来源也并非“变种”,而是九头蛇所进行的试验。如果不将故事推翻重来,如何解决诸如此类设定上的差异、在漫威宇宙中引入“变种人”的概念,将关系两大IP衔接的合理性。 此外,故事风格的协调,也是两大IP融合的关键。近年来,漫威宇宙“喜剧+科幻”的合家欢风格已经逐渐明晰与确立,相较之下X战警宇宙的风格则更加多元化。《死侍》系列喜剧向的特点较为明显,已经完结的《金刚狼》系列更具文艺片色彩(尤其是《金刚狼3》),而主线故事“X战警”系列则在科幻故事的基础上具备不少现实主义元素,故事本身涉及一二战、越战、冷战、刺杀肯尼迪等历史事件,同时对于平权、人类与超人类的共处有较多延展。事实上,影片风格和“X战警”本身的角色设定与诞生有着很大的联系。“X战警”的原作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彼时正是美国社会剧变的时期,黑人运动蓬勃发展。作为犹太人的漫画作者杰克·卡比和斯坦·李,为了映射社会变革,因此便创作了“X战警”这样一个反应种族摩擦的“变种人”故事。而在创作X教授与万磁王两大主角时,两位漫画作者更是参照了著名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与马尔科姆的人物形象。这样一种现实色彩也造就了“X战警”这个IP自身的思辨性和故事内核,使得历代“X战警”的故事在热血和欢快之外,难免会具备一定的悲情色彩。在融入漫威宇宙的过程中,两群存在一定风格差异的超级英雄究竟会通过怎样的方式联合,同样可能需要花费主创们的一些心力。不过由于漫威宇宙此后几年的故事走向已经有了相对明晰的规划,所以留给主创们思考融合方式的时间还足够充足。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漫画中X战警和复仇者联盟的一次重要交互,就是“凤凰之力”再度降临地球时双方关于该力量的争夺,这在情节设定上恰好和《X战警:黑凤凰》的故事有所衔接。而如果“X战警”和“复仇者”真的能够擦出火花,对这两个超级IP而言都将是一个不错的结果。尽管经过十年的铺垫和《复仇者联盟4》的全球热映,“复仇者联盟”已经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当下全世界最炙手可热的IP,但从漫威的角度来说并非高枕无忧:《复仇者联盟4》前,漫威宇宙单片在全球范围内的票房增长趋势已经有所放缓,而今老一代复仇者又纷纷“退役”,如何在维系已有人气的同时突破审美疲劳、故事模式化带来的瓶颈,便显得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更多具有较高人气、风格更为多元的X战警如果能够加入到复仇者联盟的队伍当中,无疑会为故事增添更多的可看性。实际上,此前就有消息称,在以热门复仇者绯红女巫旺达为主角的电视剧《幻视与绯红女巫》中,将有可能加入一些X战警(或者变种人)来丰富故事的可看性。对于“X战警”来说,若是能够和“复仇者”这一大IP建立起联系,意味着故事的架构、视野将被大大拓宽,也能带来更多的创作空间。毕竟在原作当中,相较于漫威宇宙的宏大,《X战警》一个系列的故事的格局还是要小得多。当然除了融入漫威宇宙,“X战警”自身也还有很多裂变的可能:在此之前,福克斯已经推出过《大群》《X战警:天赐》等衍生剧,并取得过不错的口碑;即将推出的衍生电影《X战警:新变种人》,也是漫画中重要的一条分支,有很多可供挖掘的故事空间;除了已经推出的作品,X战警宇宙此前其实还有过《牌皇》等影片的衍生计划,虽由于收购等事宜被暂缓,但并不排除在相关工作交接完成后重启的可能……。 

猜你喜欢
麻逗传煤儿子和小姨妈
热度
97396
点赞

友情链接:

a樱花福利院yy入口 英语老师穿旗袍方便c 我想吃你的两个小馒头 小蝌蚪xkdapp永久免费 xkd永久蝌蚪吧下载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