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冯柯 : 2018/5/22”
回复 林志颖: 这部《禁止18岁10000部拍拍拍》如同带你去美国历史博物馆走了一遭,见证了一些1960年代美国种族隔离时期的基本资料(放心观赏,因为隔离政策已经结束)。然后告诫大家谨记,歧视是不对的(烂大街的口号)。黑人和白人要像两位主角一样,消除隔阂成为朋友(主动权在白人)。这位黑人问题很多,又孤僻又是同性恋,虽然是钢琴家,可看上去多么的可怜,记住,我们要对黑人抱有同情,他们的自尊很容易受伤。当然,这位白人也有问题。他有些暴躁,可不是如此,他摆平不了路上的麻烦;他言行粗鲁,爱乱丢垃圾,可受教能改,偶尔捡个小便宜,你看他多懂生活,多接地气;更重要的是,他有的是解决问题的本事,一路全靠他逢凶化吉;最关键他是多么的有原则,重情重义,还有个幸福和睦的大家庭。再联想到电影完全有白人创造,未曾咨询过唐谢利的家人任何意见。难免让人有多心过想的可能。也许是种族情绪过于敏感。可不是一个敏感题材,电影会不会拍也是个疑问——电影的力度会大大丧失。你当然不能简单把它当成个记录片来看,导演想要表达什么一目了然。要知道,种族平权问题不是历史问题,而是在今天的美国依然激烈探讨的问题。就算你只是想简单的歌颂友谊,你也不要忘记两家是世仇,对方曾经,到今天,一直被你欺负的鲜血淋漓。结果你上门和解,说声我错了,然后拥抱对方,欢迎来我家,就完了?未想过,整个“和解”过程将对方置于了何种境地。也许确实想过,可只能想到如此——白人视角下,这次和解,或许真的已尽了他们最大努力。黑白友谊的范本是《遗愿清单》,《触不可及》(二者并不涉及种族问题);至于反思种族问题,《绿皮书》和《为黛西小姐开车》的确都还差了些诚意。
回复 丁子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