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华汉 : 如果有快乐比赛的话,我想我很难进入决赛圈。中学时和朋友们嘻嘻哈哈正开心,黄色小仙子正旋转跳跃的时候,大脑也会突然被蓝色小人夺过控制权,一阵莫名哀伤涌上。因为想到欢乐一会会结束,而那些对比过后被放大的寂寞感已经提前开始作用。以前我常常埋怨自己的月亮星座——双鱼,认为自己情绪化、软弱、犹疑的那一面都是由它带来,然后暗自庆幸幸好太阳星座是天蝎,上升星座是摩羯。如同两匹目不斜视的强健战马拖着一辆跌跌撞撞的呆头南瓜车。我算在星座头上的这笔账,在《inside out》里被总结为不同种类的情绪,然后再具体成操控着大脑中控台的几个小人。他们像理性和感性,常常吵着想得出一个最优解,却还是不断输出未知数。睁眼、感知光线、第一声啼哭、别过头拒绝蔬菜、大笑到喘不过气……都是情绪们在做实验。输出和反馈搭建出环形结构,火车一路往前开,铁轨一路铺,每一点点的偏离最后都有可能导向完全不一样的目的地。仔细想想,自己也经历过无数次这样的实验,物理的化学的,到此刻打着字,依旧是在试探,也是反省。电影中说,决定性记忆塑造了一个人的性格。听说那种非常不负责任的年轻父母,却常常会有非常安静听话的婴儿,因为哪怕是幼童,也能迅速学会该以哪幅面孔面对世界,这就是生存本能。经历在身体里拍成纪录片,每一帧会像捏橡皮泥一样捏出千奇百怪多样性格。然后性格规定你的行为方式,校准你的发展方向。你以为你做的选择由自己控制,其实是过往的经历在为你做判断。我挺喜欢这种既杂乱无章又有迹可循,成年的标准是在轨迹中找到情绪的平衡点。好像成年人很难再被快乐主宰,每天都有大量琐碎,龙卷风卷起房屋和电线杆一样,强迫我们向前。你看动画片里爸爸的情绪由红色小人“Anger”主控,妈妈由蓝色小人“Sadness”主控。但没关系,拥有稳定情绪并不是为了追求快乐,而是需要一个体面的壳,保护着文明。负面情绪不一定就是坏的。就像愤怒在体育比赛中可以激发斗志,哀伤让你获得更多友爱,恐惧提醒你远离危险。那么稳定也不是追求一成不变的积极或平静,永远淡定的那不是正常人,是安妮宝贝书里的男主角家明。稳定是更理性地看待弱点,愿意接受阴暗面,能够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把情绪倾倒在别人身上。在看电影的时候,豆老师就说我很像那个蓝色小人,一遇到事情就赖在地上躺着不愿意起来。(我说我要写从头脑特工队看如何情绪管理的时候他说“可是你常常被情绪管理噢”……气!)但我早就发现,其实放肆地沉浸在低落情绪里一会,的确是一种治愈。以前我崩溃的时候,会对着镜子哭,当然不是出于自恋,而是当你看到哭到面孔肿胀变形的自己时,悲愤、哀怨、委屈等等复杂的情绪都会更加强烈,山洪爆发后就会成为一种自怜,继而会发现沉浸在痛苦是一个不珍惜自己的决定,然后就想洗把脸做点什么别的事好了。聊回电影,前半段的确节奏有点太慢,细细地解构一个小女孩的情绪,导致豆老师问我这片子是不是太低龄了?对于豆老师这样一个从小线条粗得用字弹都打不穿的boy来说感受女童的心理状态的确很费劲。反正我是很投入,皮克斯再老土我都买账。粉红棉花糖大象Bing Bong为了减轻重量跳下车时,Joy在拼命地大声唱着歌往上冲,终于成功了回头看,Bing Bong已经落在身后再也上不来,还开心地挥手庆祝,然后身体慢慢变透明。豆老师说看到那个镜头就知道我要哭了,下一秒我就埋头哭起来。很多人说被击中是因为突然意识到成长必然伴随着告别。这一点我反而能坦然接受,就像哆啦A梦离开大雄一样。遗忘本就是自然规律,一路走一路丢,那是因为一路也在得到,身上的背囊没有空过。我的哭点更多是在于他们为了实现一个目标那种奋不顾身。这种相似的泪崩在《无敌破坏王》和《里约大冒险》里都有,每一次看到动画片里原本负责滑稽逗趣的小人突然开始拼命,一秒钟可以做出牺牲决定,都会立刻溃不成军。最怕铁汉柔情,最怕搞笑配角突然认了真。我一直都很喜欢看动画片。看最简单的道理,被二次元小人一本正经地说出来,仿佛就能够以孩童视角重新学习朴素人生哲学。而且,无论年纪多大,大脑里的情绪小人们还是时不时会进行社会实验,测试教养、挑战认知、修炼情商。所以,对于情绪管理我们需要做的习题还有很多,离成熟还很远。用《摩登家庭》里的哲学家Manny的话来总结吧。“我曾因为自己错过了很多孩提纯真而感到遗憾,但看到你们这群人这么大了还在耍孩子气,我就知道,我还有大把时间当个小孩。””
回复 韩素希: 这部《亚马逊aws永久在线观看》
回复 汤唯 : 愛情電影,一般女生愛看,但悶倒男生,科幻電影則相反。Upside Down 的題材很難得,不過不知是否為了同時取悅男女觀眾,故事很科幻,但主角們的反應卻很現實,動作場面不多,更沒有打鬥場面,只有逃生畫面。而愛情方面也描述得不夠仔細,兩個人只是因為10年前一起玩過,分離過,長大還能夠無視社會禁忌和不顧性命,千辛萬苦的要一起嗎?故事設定在一個有雙重引力的星球,抬頭看到的是像一面鏡子的地方,而不是天空,來自上界的東西會被上界引力吸引,而下界的引力只對下界的東西有效,所以上界的東西來到下界的範圍,沒有下界的東西載著就會向上掉(跟我們認識的物理大大不同)生活在上界的人過著繁華生活,下界卻像經濟衰退的地方,因為上界人用低價向下界人購買源油,用高價向下界賣電力(反映世界某程度上的真實,操控資源的人往往會有能力操縱世界),也是因為這樣,上下界有個叫天梯的建築物連接著。主角Adam, Eden 在一次巧合下在兩界最接近的山-聖賢山相遇,但也是在這裡被迫分離,Eden在這裡出了意外,Adam以為再看不到Eden。離別10年後,Adam在電視中看到Eden,得知Eden在天梯工作,Adam便靠著努力硏究的反重力護膚品得到進入天梯的工作機會,可惜天意弄人,Eden原來因意外,忘記了意外前的事,所以已經不能認出Adam。中略......結局Eden懷有Adam的bb後,不再受上界引力控制,可以跟Adam在同一引力的下界生活,他們兩個也成功改寫了上下界人不能接觸的禁忌,所以下界後來也繁榮起來,Adam大概已經靠賣護膚品致富了,故事完得十分之倉促,不然可能會有機會看到續集。故事的Bug:主角多次有出境紀錄而沒入境紀錄還能夠輕鬆的去到天梯工作;從萬尺高空掉入水的主角奇跡生還;那星的人不會腦充血(尿就受重力作用,血就不會?)兩界的重力是互相穿透但不會抵銷,也不會有強弱之分Eden跟Adam第二次意時,不知怎樣安然無羌的回到上界。總評:其實要在短短120分鐘內兼顧所有細節真的有難度,但我認為前段對物理的介紹可以簡短些,Adam的呀姨的結果又沒有被交待,就展開另一部分的故事,劇情跳得真的有點快。但其實Upside Down 這類CrossOver的故事是個很值得讚賞的嘗試,所以還是值得一看的。。